陈江根“十四五”人居发展八大趋势

陈江根“十四五”人居发展八大趋势

12月14日,“建筑迭代×数字赋能×社区幸福,助力住房消费”——由精瑞人居奖励委员会主办的第17届未来人居发展论坛在京圆满举行。会上,精瑞人居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陈江根代表奖励委员会以“立足当下,着眼未来”为题,分享了对未来人居发展趋势的预判以及2021年行业新标准的编制落地工作。

趋势八,和谐共生。国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公里,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,在实现人居合城市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,既要有绿水青山,也要有金山银山,守住14亿人民对蓝天白云等基本需求,让人居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趋势五,建筑迭代。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健康方式和理念的再思考,重塑健康生活环境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。新一代建筑将会有机融合文化、美学、环保、智慧物联以及社区人文生活等等因素,同时一定会加上社区居民的力量,共同参与建筑的迭代,一起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和谐宜居城市群和城市建筑单元。

与此同时,甘肃省商务厅与兰州海关开展合作,开通疫情防控物资入境绿色通道,实行全时段通关。截至10日,经航空口岸共入境口罩约65万个,防护服7000套。

图为:精瑞人居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陈江根

立足当下,持续标准引领,赋能支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,2021年行业新标准的立项和编制工作也将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。陈江根在会上透露,接下来一年,全联房地产商会将和清华大学、福天兴业集团将共同编制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立体生态健康标准——《3S立体生态创新建筑评价标准》;此外,还将和实地集团合作编写《全场景数字社区评价标准》,此举将对进一步加快社区全场景数字化进程,构建智慧型社区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。

“全省消杀类产品开工企业已由2家增至25家,单日产量由不足1吨提升至303吨,基本可满足省内需求。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实现从无到有,已建成2家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企业,日产能6万只,建成1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,日产能2000件。”臧秋华说。

趋势七,以人为本。未来人居不仅仅是单一功能的居住、工作、学习空间,一定是人与人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载体,是人们生活和社交的新场。未来更需要让社区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其中,引导创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,共同开创人居生活方式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日前一个19人家族因为初二吃火锅聚会,导致11人确诊,11日又增加一名确诊者的同事。《头条日报》刊登的专栏文章称,要完全控疫,在社会上实施严厉的人流管制是另一个关键。文章说,邻近的澳门就是采取这种做法,所有赌场停摆,管制人流远比香港严厉。而香港最大的不同是社会没有完全停摆,社交活动虽然减少但仍然继续,商场、酒楼、娱乐场所也没有停业,应引起关注。

趋势三,提质降速。新冠疫情发生以后,我们注意到多处大城市、重点城市144平米以上的户型成交比2019年提升了很多,整体上来说大户型的成交度在提高。可能未来人们对人居环境,绿色宜居程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,三道红线政策,行业发展的速度降速,未来一定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在属性,产品的迭代升级会进一步加速。

趋势二,城市分化。新的格局下消费、科创、交通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格局,很明显在消费潜力大、产业活力强、交通网络完善的城市,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。从中长期来看中心城市,包括城市群市场,整体会发展比较好,在不同的城市群之间,城市群内部的不同城市之间所处的发展周期不同,以及城市规划面的不同会影响发展方向,各个城市的表现会更加分化。

趋势一,市场稳健。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面积是39.8平方米,比2002年增加了15平方米。未来五年会继续加速城镇化,预计城镇化人口会增加8433万,并且人均住房面积会以每年0.8平方米的速度逐渐增加,五年之后会提升到人均44.5平米,以改善型为主体的会有70多亿平方米的新增住房需求,会成为未来住房消费需求的关键支撑。

陈江根指出,2021年我们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我们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起承转合一年。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我们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,房地产行业需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,房地产调控坚持以稳为主,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,促进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。这些一定会对未来五年人居发展产生深刻影响,也会影响人居领域企业的发展,包括战略调整以及未来人居产品的变化。

针对未来人居市场空间、企业发展和人居发展三个方面,陈江根发布了《“十四五”人居发展八大趋势》,包括:

趋势四,数字赋能。人居存量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,服务价值凸显,叠加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,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更加明显。企业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,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和运作效率,强化核心竞争优势,全面赋能企业发展。

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臧秋华介绍,1月22日前,甘肃省没有1家医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,消杀类产品生产企业仅有2家,且日常产量不足1吨。通过对省内消杀类、防护类企业摸底,甘肃省有关部门主动帮助此类企业解决原料、资金、人工、运输等方面困难。

趋势六,社区智能。智慧社区服务民生已经渐渐成为主流,智慧社区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融合社区场景下的人、事、地、物、情、组织等各种数据资源提升社区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水平,为居住者提供更加方便、快捷、安全、优质的生活服务。

《一秒钟》官方微博未对此事做出说明,只是发微博称:“珍惜每个见面的“一秒钟”, 11.27。 ​​​”

一些香港舆论联想到“非典”时期的淘大花园。当时淘大花园是重灾区,港府其后发表的调查报告认为,淘大出现大规模传播,相信是带病毒的粪便进入污水渠后,因单位U形聚水器干涸、无法隔气,导致病毒随管道的气流游走,成功进入住宅,造成大暴发。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,淘大花园的不寻常暴发可能与浴室抽气扇的设计有关。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讲座教授袁国勇则认为,康美楼大厦的U形隔水器设计非常好,重申一定不是淘大翻版。

甘肃省红十字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物资57批次,收到各类口罩58.85万只,医用防护服9936套。同时,工信部共调拨19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驰援甘肃。

从陈婷微博口吻也可以判断,影片11月27日公映档期不变。

11日凌晨时分,大批居民收拾好简单行李后,分别乘坐多辆旅游巴前往指定隔离营(如图),身穿防护衣物的防疫人员随后上楼进行彻底消毒。早上6时许康美楼解封,居民可以如常出入,但卫生防护中心人员仍留在大厦内继续调查。因为一些住在高层的07室住户还未入住检疫中心,警方11日中午再封锁大厦,进行第二轮撤离工作,陆续又有居民带行李登上专车。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称,康美楼有23户07单位的住客已经送离住所,其中有4人出现病征要送医院,仍有9户未能联络上。特首林郑月娥11日回应称,由于两宗确诊个案患者住在康美楼不同层的07单位,卫生防护中心正在调查两宗个案是否有关联。她强调措施是既有机制的一部分,必须主动寻找原因,防止病毒扩散。香港环境局副局长谢展寰11日表示,调查发现两个患者的单位,U形去水位没有问题,但住在较低楼层的患者单位接驳粪渠的排气管接驳位没有密封,可能是病毒来源。房屋署称,有住户装修后更换座厕并截断排气管,不排除不完全密封的排气管导致气体入屋,署方现已将其密封,并对该单位消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