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南京2月13日电 (记者 申冉 通讯员 严明)在线答辩、举证、质证,庭审笔录自动撰写、音视频同步存档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,为确保“公正司法不掉线”,13日,记者获悉,江苏各级法院已率先上线互联网庭审小程序—“互联网开庭”平台,并在疫情防控期间向全国法院免费开放。
在江苏省新沂市法院,法官陆科研敲响法槌,通过互联网开庭审理一起涉民间借贷执行异议之诉案件。
第二,很多企业已经在不同环节实现了数字化,拥有用户画像、服务体验和产品方面的数据,但各部门数据不互通。因此网易智企有必要帮助厂商把这些数字有机串起来,以提升消费者体验和用户增长需求。
庭审的几方在线上庭辩审判。江苏高院供图
“to B天生就是一个长久的生意,这两年丁磊看好to B赛道,希望我们保持一个相对高速的增长。”阮良说。
记者了解到,该“互联网开庭”平台提供了实时开庭、预约开庭、多方禁言、在线签名、举证质证、庭审笔录、远程手机签名、全程录音录像、短信通知等多项功能,有力实现了互联网庭审智能化。
目前,网易云信和网易云商已经在网易集团的有道、云音乐等to C业务实现落地。例如,帮助网易有道将教育内容和SOP(标准作业程序)串联起来,营销投放之后,网易智企提供的获客工具会提醒运营团队与潜在消费者进行互动,大大加速了客户关系的沉淀,提升了有道的营销效率。阮良表示,这些经验同样可以覆盖其他在线教育企业。
此次疫情防控期间,为应对线上诉讼、远程开庭的井喷式增长,江苏法院的“互联网开庭”小程序将面向全国法院免费开放。(完)
除了网易智企外,网易集团内部还存在其他to B业务线,例如聚合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,为企业数字化提供基础软件的网易数帆。对此,阮良表示,网易目前对于to B业务没有刻意设置完整的实体,网易智企是to B业务中探索较快的一支队伍。
这是继2019年网易智企成立后,网易对to B业务的再次整合。2019年,网易整合已有to B产品网易云信、网易七鱼,成立了网易智慧企业部。
同时,基于微信小程序相关优势,平台运用统一标准化建设,采用SaaS化构建,实现业务标准化、数据标准化、接口标准化,无需系统对接即可实现数据打通。
“平台全面启用后,疫情防控期间诉讼参与人无需到法庭,只需一部手机或互联网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开庭、调解和询问,切实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诉讼权益。该平台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减少人员聚集,阻断法院公共区域的疫情传播,实现身处隔离期间也能进行诉讼活动。我们将对平台不断改进,努力确保疫情防控期间‘公正司法不掉线’。”该负责人介绍。
此次整合升级后,网易云商被定位为商业增长服务平台,以智能为核心,打通包含消费者研究、营销、服务等环节在内的企业营销链路。而网易云信则以视频云为增长核心,为企业提供通信和音视频技术。
该省的宿迁市、无锡市、苏州市的各级法院也陆续开始使用“互联网开庭”平台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互联网庭审服务。
网易(杭州)副总裁、网易智企总经理阮良向《21CBR》记者表示,此次整合商业增长业务线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趋势。
因此,一手技术,一手商业,网易云信和网易云商成为了网易智企的两大业务版图。
阿里、腾讯的to B业务是从底层基础设施开始,搭建完整的云服务生态圈,而网易的to B业务更偏向于轻量级的PaaS中台、SaaS软件。阮良说,网易智企的业务模式比较像谷歌,倾向于和外部伙伴共同建立生态圈,未来将开放更多的接口,跟更多SaaS厂商一起创造方案。
第一,疫情之后,消费者端的数字化越来越快速。阮良观察到,数字化趋势同时发生在下沉市场和一二线城市,电子支付、电商软件等进入一二线城市老年人的生活。
根据网易智企提供的数据,其营收增长在2019年达到300%,今年增速放缓,增长近100%。阮良认为,这是业务规模扩大后的必然结果,他希望未来能达到50%的年增速。
法官在法庭中通过平台有序安排诉讼参与人完成在线答辩、举证、质证等庭审过程,平台运行顺畅,视频画面清楚,声音传输清晰,庭审笔录自动撰写、音视频同步存档,整个庭审过程高效安全。
庭审现场只有佩戴口罩的法官和书记员,诉讼参与人互不见面,直接通过手机和网络,完成人脸核对身份后进入“互联网开庭”平台。
该平台还融合人脸比对、身份信息核对、数据加密处理等技术,充分保障平台信息的安全可靠。
据介绍,江苏法院近年来先后推出了“江苏微解纷”“江苏移动微法院”“互联网开庭”“江苏微保全”等多个电子诉讼服务平台,初步探索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诉讼服务体系,诉讼参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解纷、在线立案、在线诉讼。
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(下文简称江苏高院)审判管理与信息处负责人介绍,按照最高法发布的“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”工作要求,该院联合腾讯公司、北明公司共同研发并在全国率先上线了互联网庭审小程序—“互联网开庭”平台。